新闻中心

2021年10月宏观经济分析(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2023-09-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家好,下面奉上10月的宏观经济分析:

PMI:

正如先前所言,随着欧美需求持续放缓 + 订单归集效应的消退,我们出口订单数量也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过去的宽松已经不会再来,而且从近期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来看,大家普遍认为明年美联储要正式开始紧缩周期,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是美联储运作的TAPER已经开始,而且他们也一直吹风试图让市场提前进行调整。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PCE来看目前也确实应该进行紧缩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自今年5月开始核心PCE的增长非常微弱,主要的增长全部跑到食品能源上去了,同时这么长时间的宽松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明显拉动,宽松效果越来越差,市场对紧缩的预期越来越能达成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美国CPI过高导致市场担忧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这里分析一下:

首先饼干从美国劳工局那边拿到了数据源并制作了这张表:(https://www.bls.gov/charts/consumer-price-index/consumer-price-index-by-category.htm

可以看到CPI的主要构成里面食品及能源开销是近期CPI高企的最重要原因,几个比较大的增速基本集中于能源领域,而在非食品能源领域中,仅仅只有强刚需的车辆比较高。车辆是美国人的刚需,这也说明除了刚需之外其实美国人的需求增速相对宽松环境来说其实并不明显,把PCE和CPI两者互相对照来看,也能看出现在美国真·需求萎靡的事实,宽松全往食品能源上跑。鲍威尔作为马上完成自己一任任期的主席(2022年2月),如果要寻求连任,后续把通胀打下去就是他下一任的主要任务。不过鉴于目前疫情的情况,能源领域的价格第一受限于供给,第二受限于供应链,两者都不易解决,需要积累大量的弹药以及政府防疫政策上的支持,应该说下一届美联储主席难度会比这一届压力会大很多。

总之,需求下降是大趋势,K型走势会更加明显,外贸行业竞争程度会更加激烈。

2.PPI/CPI:

参考链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1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从同比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涨幅在12.0%—59.7%之间,扩大3.2—16.1个百分点。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1.38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从同比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44.0%,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2.5%转为上涨15.9%;淡水鱼、鸡蛋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18.6%、14.3%和9.3%。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3.8%,涨幅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2.2%和35.7%;服务价格上涨1.4%,涨幅与上月相同。

据测算,在10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PPI的上扬依旧是原材料领域,而从PPI 传导到核心CPI领域的效率依旧比较糟糕。但饼干认为这种情况并不需要太担心。一个出口国家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或者下跌是不敏感的,反而对出口订单最敏感。所以无论原材料价格抬得有多高,只要还有订单,那说明还是有盈利空间或者盈利前景,无非是赚多赚少的区别。因此我们对PPI和CPI的关注可以放放,不用太担心,出口国家不太在乎这个,更在乎的指标反倒是M1,PMI, PCE这种和需求更加密切的数据。

3.M1M2

国家不扶持,M1就死给你看。结合先前提到的PMI数据来看,M1下探应该还要持续。以往M1的主要构成力量是房地产企业,但现在对房地产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其他行业被地产吸的渣都不剩,而且看政府的意思是逐渐回归本源价值,这么来看那么每一步的宽松都将是对衰退的确认,此过程会非常痛苦难受。饼干现在还记得去年那波M1的暴增恰恰是吃了欧美需求+订单归集的大肉,现在开始偿还,所以希望各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要跳槽也一定要骑驴找马,最好别裸辞。

最后饼干还是坚持之前的判断,Q4得有宽松。静待消息吧。

下月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