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数据分析师日常工作是什么?

2023-05-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腾讯数据分析师,5年+ 的工作经验,下面就分享我的数据分析师的日常的一天

早上10点,到了办公室,急急忙忙吃了早餐, 早餐是路边买的豆浆油条,加一个肉包,是滴,是那种会爆汁的那种

然后打开电脑, 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昨晚下班的时候的未查看的消息。

果然, 对接的产品经理 小钟又给我发消息了, 说因为某产品功能上线了,所以需要查看数据,需要我设计一些可以评估功能好坏的指标, 并且把这些指标做成报表可以监控这个功能的走势

收到这个需求, 我看了一下这个功能的设计。然后按照自己的对业务的了解, 大致规划了一些可能需要看的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用xmind 整理成思维脑图,每一个指标的设计, 我都写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主要是为了评估用户什么方向的内容

自己想完以后, 为了跟产品经理的想法对齐,于是我就找了小钟。

在一个清闲午后,泡了一杯中年必备枸杞水,谈了谈心, 主要了解一下小钟对这个功能主要关注哪些点, 然后大概需要看哪些指标, 以及哪些维度,一般常见的维度有设备, 城市, 版本, 新老用户, 年龄,性别等,在一顿促膝畅谈之后, 总算知道小钟要那些数据指标了, 然后大概跟她说了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互联网生存法则, 对齐进度很重要, 不然后面会疯狂被催,无情call

对齐进度以后,接下来我就需要做报表了。怎么做啊? 当然是先搞埋点, 也就是所说的数据上报

做数据上报需要找开发小哥,一般来说数据的上报分成客户端的数据上报以及后台的数据上报,开发小哥是出了名的喜欢diss, 所以平时要跟开发小哥们打好关系

(另外,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分析相关的书籍打包好了送给大家)

(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获取上面资料啦)

错过了,需要再等一年的数据分析书籍​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AxODkwOQ==&mid=2247484536&idx=1&sn=dd6a62cd4077a5ef5e5348be4a0ceb96&chksm=e989e94adefe605ca255439f6bf977e4e11eb92d817dabee285a8b5894b8efb74cd0f04d83d3&token=1298063658&lang=zh_CN#rd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AxODkwOQ==&mid=2247484536&idx=1&sn=dd6a62cd4077a5ef5e5348be4a0ceb96&chksm=e989e94adefe605ca255439f6bf977e4e11eb92d817dabee285a8b5894b8efb74cd0f04d83d3&token=1298063658&lang=zh_CN#rd

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 我在腾讯文档上写了需要上报哪些数据,这些上报都是按照上报的规范来的,然后把这个文档发给了平时关系还可以的开发小哥小黄

开发小哥说,上次不是才提的需求, 怎么这么快又提了, 然后我又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无奈, 说都是小钟的需求, 我也没办法啊, 然后开发小哥看完这个文档,就过来找我,两个人又来一番吹水,吐槽了一下产品经理就知道提需求

同时,我们又一起对了一下文档的一些细节, 包括各个埋点需要报的信息和位置, 以及上报时机, 上报的参数等, 同时确定这种上报可能存在的问题

聊完这些,终于到了午餐时间了, 午餐是免费的, 种类还挺多,有北方的面食, 有西餐,有粥加各种菜,还有水果 于是赶紧加快脚步, 敢去饭堂提前排队, 不然遇到那些好吃的窗口, 吃饭十分钟, 排队一小时

泰式玉子豆腐和萝卜虾仁炒蛋都是我的最爱。

豆腐的软香中带着微甜, 入口即化的口感, 配上白米饭,简直了, 干饭人走起

萝卜干虾仁炒蛋,萝卜干的清甜配上虾仁的可口, 鼻尖的蛋香, 人间美味几时有, 唯有此刻最美味

吃饭的时候, 刷刷小说必不可少, 有时候听听同事吹水, 票子, 房子, 妹子,中午大概是比较享受的时候

午饭后, 慢慢散步回去, 谁说男生不需要身材管理, 散步除了更好的消化, 还可以避免过早的中年油腻男的肚子

就是这么心酸, 哪里不胖, 先胖肚子, 分分钟让你丢掉皮带

散步完, 就开始犯困了, 还好, 人性化的公司是可以从12 点休息到2点, 吃完饭散步完看看才1点, 还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买了一个午睡椅, 趴在桌子上睡脊椎太累了, 唯有午睡椅才可以睡得好, 我越来越觉得有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很多人做的不好,比如午睡, 如果说有哪些需要保持的优秀习惯, 那就是午睡

午睡的时间不会很长, 我一般是只睡半小时, 另外的半小时还可以刷刷手机, 看看微博热搜,今天又有什么明星传出 有孩子了,午休化身吃瓜群众哈哈

从学生时代就发现如果没有午睡, 一个下午都在钓鱼

现在,工作后,愈发觉得午睡的神奇之处,睡一觉,神清气爽,数据分析思路融会贯通,数据分析问题迎难而解

下午是一天的重点干活时间,睡醒后,大概规划了一下下午需要做的事情,工作以后愈发发现规划的重要性,不然可能下午过去了,啥都没干

有人说,有很多人也看他一天都在苦干,发现到头来重要的事情都没完成

有人说, 一天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根本没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有人说, 每个需求方都在催我, 完全不知道应该先做谁的需求, 经常被业务方催

这些,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规划好。

所以,下午规划了一下重点事项是: 找产品小哥 小莫聊一下产品侧最近的规划以及做某数据指标下跌的专题分析

聊天吹水很轻松,聊规划并不轻松,找数据可以支持驱动的方向更难

为什么要找产品聊这些呢?

你会发现,数据分析在企业中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提数,根据产品的需求来被动提数, 提完最多帮忙分析一下

这,其实对产品的业务方来说,你有价值,但价值很有限,你最多只是支持的很好的那个人

这个是你想要的数据分析吗?

(另外,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分析相关的书籍打包好了送给大家)

(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获取上面资料啦)

错过了,需要再等一年的数据分析书籍​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AxODkwOQ==&mid=2247484536&idx=1&sn=dd6a62cd4077a5ef5e5348be4a0ceb96&chksm=e989e94adefe605ca255439f6bf977e4e11eb92d817dabee285a8b5894b8efb74cd0f04d83d3&token=1298063658&lang=zh_CN#rd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AxODkwOQ==&mid=2247484536&idx=1&sn=dd6a62cd4077a5ef5e5348be4a0ceb96&chksm=e989e94adefe605ca255439f6bf977e4e11eb92d817dabee285a8b5894b8efb74cd0f04d83d3&token=1298063658&lang=zh_CN#rd

不是的,我们每一个人想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除了因为这个岗位前景良好,收入较高,我们也希望自己的角色能够在业务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然而,如果你只是被动的支持,包括做报表,提数,分析

数据分析的真正价值,你很难触摸到

你离一个高阶的数据分析专家的距离很远,这种距离很难用经验来弥补

我和产品小哥一般都是约在下图的环境中和产品小哥吹水聊方向,下面的环境非常舒服,环境大好, 不容易撕逼

站在这里,望下去,可以看到微信总部的每一栋楼,要是下去那就可以看到很多院区的微信特色吉祥物

周末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来打卡, 练习各种拍照构图法,情侣拍拖约会好去处哈哈哈哈

门口还有花花草草,平时也可以靠在门口的椅子上 望着眼前的花花草草发发呆, 看看天空,释放一下经常要被撕逼的压力,大概是互联网人最需要的时候了

所以,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每天上班都像去逛公园

我们主要聊得内容有: 比如聊接下来产品优化的整理的目标有哪些,是以提高用户量还是打磨用户体验为目标

具体的,比如上某个新的功能, 打磨哪些旧的功能, 打磨的决策方向,数据分析是否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当下的产品功能已经发现了哪些问题和痛点, 这些痛点是否可以可以通过数据来量化分析, 数据分析的价值大概就是在这里了吧

经常的, 大家都在说某某体验不好, 更多的是从感性的思维和操作的维度去说的, 而我们数据分析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把这种感性的东西抽象成数据可以量化的东西

量化, 是数据分析的精髓,也是价值的体现

洞察,是数据分析的灵魂,也是量化的提升

那么,如何量化呢?

量化从产品中来到产品中去。

比如如何让微信小表情发送更简单?

当微信成为社交帝国的王者的时候, 用户的需求满足上也暴露出问题

伟大的产品经理也无法洞察用户的所有的痛点, 把痛点转为产品需求, 从而迭代新的产品模块, 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

所以, 数据分析师就是要通过数据发现用户背后的痛点,再把这些痛点量化出来,并且给出优化迭代的建议

当头条的崛起,抖音的数据驱动深入人心

当越来越多惊奇头条的产品优化和推荐效果

当拼多多的电商巨大的冲击, 淘宝危机十足

当拼多多背后的数据决策下的各种玩法的迭代

数据科学引领而生, 那么数据科学的精髓是什么呢?

我觉得,逃不过量化和预测

以我们这个小表情优化为例(以下数据均脱敏非真实数据):

使用效率量化:

接近15%的人在发送小表情的时候需要滑动4次以上, 查找效率不高

迭代建议量化:

从使用习惯来看一周常发的表情, 90%的人只发9个以内的, 是否可以固定常用的9个表情,让用户自己选择?

通过上面的量化, 我们就帮助产品清晰的发现当下的小表情使用起来很难,同时我们把多难用数字量化出来, 让我们有直观的感受

多难?每次发送表情有15%的人都要滑动4次, 别人等你表情,等得花儿都谢了

如何优化?我们发现用户的行为规律, 大多数的用户发送表情在9个以内,就可以采取常用表情来满足

于是,下面的迭代版本应运而生

这个改动迭代合理吗?

从用户,需求, 场景,价值 来说

用户有发送小表情的需求,通常的使用场景是聊天,渴望的述求是更快的找到想要的表情, 对于给用户的价值就是可以更好更快的沟通,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趣味性

那么,我们这个迭代,在聊天场景中,可以满足用户快速查找表情发送表情的需求,给用户的价值是更好的满足用户沟通表达的需求

听完这个小表情的优化的case后, 产品小哥也觉得确实数据在产品的迭代改版上能发现很多他们发现不了的问题

同时,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其他的存在的一些产品的问题,比如老板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看数据是否可以帮忙分析驱动,辅助决策, 发挥洞察,归因落地

听得越深入,发现在巨大体量的背后,确实产品经理们有更深入的思考,因为你的每一个改动影响到的都是十亿的用户

慢慢尝试,寻求创新,是当下微信表情需要思考的。

和产品小哥莫哥聊完以后, 发觉产品经理的思考的维度和我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想,大概很多数据分析师都会觉得产品经理没有数据sense,经常跟他们讲运用数据来驱动业务增长,用户增长的打法,产品经理都不能很好的理解

我一度因为这个感到苦恼

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再懂我一点呢?

这其实是数据和产品存在了很久的矛盾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产品经理日常思考都是以产品为角度,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产品经理跟我说,别人家的是这么做的,我觉得有道理,所以我也尝试了一下

产品的日常工作就是 体验产品,提出想法, 设计产品, 产品诞生

然而, 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是 抽取数据, 数据分析, 再分析, 分析建模, 再建模, 做分析报告, 汇报,再汇报

一个终日跟产品打交道,一个终日跟数据打交道

毫无疑问, 肯定他们在想的角度天然存在差异

有人说,产品经理的伟大之处就是可以从产品sense 上科学的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

有人说, 产品经理的专业之处就是可以不依赖于数据,准确推敲出用户的想法和行为的规律

可是,面对着这么大体量的产品,再强的产品sense 难免误伤

《互联网的思维》中提到用户至上。

而产品经理自己也是用户, 你在用户十万, 在一百万, 一千万的时候,你或许可以通过自己的超强的敏锐度感觉出来用户的需求,完美迭代产品的设计

可是, 微信这样的产品,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微信了

换位思考也很重要。

为了更好了解产品经理的想法,曾经我想过把自己清零, 在园区里,在位置上,在饭堂里, 在路上,我都是一个产品经理

我会试着以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下楼,我会想着这个楼梯为什么是这么设计的,灯光为什么是这么设计的, 他有什么优缺点,痛点

到了饭堂,会想着饭堂的排队等着取餐这种做法是不是存在极大的痛点, 在点餐流程上如何去优化

同时我也看了很多产品方向的书

我发誓, 我追女生都没有这么认真过。

在此,献上我的微信读书书架

说实话,这些书我只看完2本,一本是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主要讲的是产品的诞生的整个流程以及产品经理在这个流程的要做的事情

看完以后,只有一个感觉, 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

另外一本是《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主要讲了想要让你的产品富有感染力的六大原则,值得一看

其实我们经常发现为什么有一些小程序,有一些玩法可以在朋友圈以及其他的自媒体渠道疯传

他, 是什么, 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疯传,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传播的本质

引爆传播, 六大原则理清疑惑

用户增长, 六大原则助力策略

(另外,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分析相关的书籍打包好了送给大家)

(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获取上面资料啦)

下午4点的时候,老板在群里通知我们面聊一下最近写的OKR,每次都要根据老板的要求去调整,没办法啊,我们的okr 是半年一次

什么是OKR?

就是O: 下半年的规划的目标是什么

KR: 有什么关键的结果

OKR 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去梳理清楚我们要做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和事情达到什么样的基础的结果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OKR还算非常人性化的, 因为他是半年一次, 之前还遇到过三个月一次的kpi 的公司,说真的,三个月实在做不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可能都是没有完成的

但半年,基本可以保证你的项目有一个基础的成果

每一个要求,你都必须认为是有道理的

老板是湖南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经常说话很快, 速度飞快, 但却能说的很准,同时反映速度很快, 总能在你的汇报中get 到你的点

老板大概是做数据分析中最帅的,也是长得帅的中做数据分析最好的吧

我也没有仔细求证过,听同事是这么说的

毕竟连鹿晗大家都会说帅,我已经不相信现在群众的眼光了

他不喜欢你说的东西很多,也不喜欢你写的周报等东西写的非常多,所以每次我们写东西的时候,不能写太多,同时还要把关键的东西说出来

这就非常考验汇报能力

我发现, 上班的时候, 老板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手机消息,回复各种消息,以及看电脑回复各种消息

当然,我也不知道回复的是公事还是私事

老板约你过okr 的时候,一般约的是一个会议室, 然后一个一个的轮着进来聊okr

微信的会议室很难约,经常都是有人在里面开会, 每次都是要提前2天才可以订到房间

没办法,房间就是这么少, 毕竟在微信我只看到 总经理GM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有很多助理总经理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终于轮到我了,老板给我发了一个消息: 来XX会议室,聊一下OKR

会议室不大,很安静,我和老板面对面坐着,桌子上放一个本子是我记笔记用的。

老板开口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