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美通胀数据对比分析,美国10月通胀爆表,美元霸权正摇摇欲坠(中美通货膨胀率对比看出什么问题)
这个月,我们和美国的10月份通胀率,刚好都是在今天公布。
所以刚好做一个对比分析。
10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长6.2%,预期值5.8%。
我们的10月份CPI则同比增长1.5%,预期值1.4%。
美国的通胀率是比较超出市场预期的,这是美国CPI数据在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之后,首次再次出现通胀率破6的情况。
从今年3月份以来,每次美国一公布通胀数据,当天或者隔天都会让人给我们打电话,或者找我们见面。
我估计这次美国通胀率再次飙升,拜登很快就会找我们视频见面了。
美国当前失控的通胀,是美国经济的死穴。
虽然美联储一而再再而三的声称当前通胀是暂时的,但超过6%的通胀,已经远超过美联储所设立的2%通胀目标。
所以,不管美联储再如何给自己扯遮羞布,已经盖不住美国的错漏百出,盖不住美国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再来说说我们10月份通胀的情况。
因为之前已经公布过10月份蔬菜大幅度上涨的数据,再加上大家自己日常生活里也有明显感受,所以大家普遍预期10月份CPI应该会出现上涨。
之前市场预期10月份CPI是同比上涨1.4%,也就是通胀率为1.4%。
而今天公布的CPI同比增长数据为1.5%。
这不但扭转今年5月份以来,持续4个月的下跌过程,并且还一举超过了5月份同比1.3%的上涨。
这个势头还是比较快的。
我们细分来看:
10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跌44%,影响CPI下降约0.98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上涨15.9%,影响CPI上涨约0.33个百分点;
所以,实际上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由于猪肉价格大跌,导致即使蔬菜价格出现上涨,但整体还是不能完全抵消猪肉价格大跌的影响,所以CPI权重里,食品整体价格仍然是同比下降的。
那么10月份CPI上涨的主要推动项目是什么呢?
答案是:油价。
10月份CPI的大类同比涨幅里,交通通信的同比涨幅最大,达到了7%的同比增长。
而交通通信里,涨幅最大的是燃料,同比涨幅达到惊人的31.4%。
这个是因为国际油价暴涨,导致我们国内油价也不断上调。
我去年加满一箱油只要230元,前几天去加满一箱油要300元,涨幅还是相当明显的。
可见,国际油价暴涨,实际上也不可避免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
换句话说,相比大家很关注的蔬菜价格对CPI的影响,其实油价对CPI的影响还更大。
国际油价更多是由美国、沙特、俄罗斯,还有金融市场的炒作、全球石油整体供需关系、美联储货币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
所以我们很难像控制煤炭价格那样,来控制油价。
因为我们煤炭是整体可以自给自足的,只有10%不到是进口的,而石油我们大部分是需要进口的。
但是由于美国通胀压力比我们更大,所以油价不但给我们带来压力,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伤害实际上是更大的。
美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但美国页岩油产业在去年油价暴跌中损失惨重,几乎倒了一半企业,钻井数量也从疫情前最高的800数量,骤降到200,只剩下1/4。
虽然随着油价大涨,美国页岩油产业才好不容易得到喘息之机,但去年关停的石油钻井,要重新启动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
所以目前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是550,仍然只有疫情前高峰期的2/3。
本来美国页岩油最大的劣势就是生产成本过高,所以跟俄罗斯和沙特的竞争,很容易就被价格战打垮。
这也让美国资本现在对投资页岩油是一直比较谨慎。
再加上美国石油资本跟拜登背后的资本,属于两方阵营,美国石油资本肯定不会有钱不赚来帮拜登压低通胀。
通胀是拜登和美国的大问题,却不是美国石油资本的大问题。
我们可以为了民生安全,全力遏制煤炭价格暴涨。
但美国这样资本主导的国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当前美国对通胀是没有太大办法,只能美联储开始缩减印钞购债速度,慢慢收水来试图抑制通胀。
但我认为除非美国有魄力像1980年那样大幅度加息,才有可能打断通胀的脊梁。
不然美国当前失控的通胀,很可能会重演上世纪70年代的大滞胀状态。
这种情况下,对美国经济的伤害很大,并进而可能影响世界经济。
这场源自美联储过去18个月疯狂印钞的通胀失控,早已经蔓延到全球。
并在疫情因素叠加下,有演变成为全球范围内大滞胀的风险。
而对我们来说。
在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原材料价格暴涨,包括油价已经大幅度上涨,这个局面已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因势利导”,让结果对我们更有利,而对美国更不利,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现阶段,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国内的通胀。
只有我们通胀不失控,我们对高油价才有更强的承受能力,才能让高油价对美国的杀伤力更大。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和美国双方比拼韧性的时候。
而现阶段,对我们来说压力最大的,还是严重的输入性通胀问题。
10月份的PPI工业出厂价格出现13.5%的同比增长,这是再次刷新这个涨幅记录。
这使得我们的PPI指数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高点了。
而我们PPI出现如此巨大上涨,根本原因就是全球能源价格暴涨、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今年的涨幅是高于工业出厂价格。
这说明,PPI的大幅度上涨,完全是成本推动的结果。
但工业出厂价格是处于上游,面向的是中下游制造业,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
所以,上游因为原材料价格暴涨,而出现成本推动,导致工业出厂价格暴涨,中下游制造业只能被动承受,而没有太强议价能力。
但下游制造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话,却不是太容易提价。
因为终端消费,不是成本涨了,就一定能涨,更多还是要看市场供需关系。
所以我在一年前就跟大家提出一个概念。
现阶段,我们虽然很难发生全面通胀,但可能出现“必需品通胀、非必需品消费通缩”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一些不是太有必要的消费,如果涨价,我们可能就直接选择不买。
所以,10月份CPI上涨,涨幅比较大的,基本都集中在必需品。
像衣着、生活用品服务的价格涨幅就很小,因为这类消费,更多属于改善型消费,我少买点衣服,也不会没衣服穿。
因为我们当前整体消费是比较低迷的,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发生全面通胀。
很多人一说通胀,可能就会说蔬菜价格上涨的问题。
不过去年冬天蔬菜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也很多人就借此说要大通胀。
但实际上,每年冬天,特别是春节前,蔬菜价格上涨属于常态。
不过春节过后,蔬菜价格基本都会大幅度回落。
10月份蔬菜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气候灾害,致一些蔬菜主产区被淹,影响了蔬菜价格。
同时,在10月中旬开始,各地爆发了旅游团疫情已经波及了20个省份。
这种多地连续散发的疫情,对我们的生活物资、蔬菜供应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前段时间已经是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和蔬菜供应。
所以,蔬菜价格的供应,我认为是不用担心的。
目前蔬菜价格也已经有了一波回落。
只是,今年因为还叠加了寒冬效应,我个人预计今年春节前,蔬菜价格仍然会整体维持高位。
不过春节后,蔬菜价格应该会跟往年一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所以,当前蔬菜价格上涨,并非货币因素所导致的通胀结果,蔬菜价格波动经常有比较大的短时弹性,更多会受气候因素和季节影响,并不需要过度解读。
相比蔬菜价格,我更担心的是PPI疯狂上涨所带来的的问题。
同时,PPI和CPI的这种剪刀差,巨大的PPI涨幅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基本就是靠我们的中下游企业去消化承受。
这其实对很多中下游企业来说,当前日子是很艰难的,压力也很大。
但偏偏这种时候,我们也很难去大放水刺激经济。
因为PPI如此巨大的涨幅,已经某种程度制约了我们的货币工具箱。
CPI目前比较低,主要也是猪肉价格大跌。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CPI处于低位,就对通胀掉以轻心。
在PPI如此疯涨的情况下,假如我们也跟着美联储大放水,我们CPI涨上去也是很快的事情。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当前对于放水,要更加理性、克制。最多就是保持精准滴灌,比如最近就定向朝碳减排产业定向放水,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来扶持某些行业。
但对于全面放水,我们肯定会非常克制。
只要我们不全面大放水,我们的通胀整体应该还是可控的。
我个人预计,即使接下来PPI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慢慢传导到CPI。
在未来半年内,我们的通胀率应该也会保持在2%左右,最多不会超过3%。
至于半年之后,到时候再具体观察。
现在我们和美国的这场金融、经济博弈,其实胜负手已经挺明显的。
美国的死穴是失控的通胀压力,逼迫美联储提前加息,就可能戳破美国金融资产泡沫。
而我们则要避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引发全面通胀,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样很容易被美国来回收割。
所以现阶段,我们自己要避免通胀失控,对放水理性克制,尽量抗住这样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另外一方面,对美国通胀的失控,可以推波助澜,在一些同时对我们不利的影响因素,比如高油价,我们需要想办法调节,提高我们的承受能力,比如控制煤炭价格这样的方式。
但不管怎么样,都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底线原则是不能影响到民生安全,这个是根本。
比如说,我个人认为,油价如果在100美元下方,是还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但假如油价真像脱缰的野马,涨过100美元,恐怕我们也会开始出手来调控油价。
这个世界很复杂,凡事有利有弊,皆是取舍。
特别这样高度复杂的经济博弈里,不可能存在既能有效杀伤对手,并且只对我们有利,没有任何代价的方法。
所以,在跟美国博弈的时候,更多是需要全局去综合考虑来权衡取舍。
并且,想要真正推倒美国霸权,光靠我们是不够的。
美联储过去18个月滥发美元,导致全球通胀失控。
这实际上是美国在对全世界输出通胀。
所以世界各国都应该联合起来,把通胀挡回美国。
美国一直用“世界因为美国霸权而更美好”的谎言,来绑架全世界。
但世界没有了美国霸权,只会更美好。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