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3-2028年中国云制造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云制造服务平台系统的意义)

2023-10-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云制造理念是由我国著名制造业信息化专家李伯虎院士率先提出来。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产、学、研、用等近50个单位,以集团级和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应用为背景,在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及应用技术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它能够采取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支持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

云制造是极少数由中国率先提出、外国跟踪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互联网制造业”,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一种智能制造模式和手段。目前,云制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应进一步突出云制造的优势,通过虚拟化和服务化技术,将制造资源和能力聚集起来,形成巨大、可无限扩展的资源池。

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多运用到云计算。2020年,我国制造企业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到46.6%,预计2025年达到60%。云计算按需拓展,按需付费,灵活的特点帮助制造业降低构建和维护计算基础设施的资本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轻松访问任何资源,而无需运行现场数据中心并聘请TI专家来管理此大型基础设施,提高生产力。

随着我国“互联网+”及工业4.0的推进,智能制造和云制造形成了两方面的转变,即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发展,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未来“云制造”应用将加强拓展应用于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设计服务平台,开创集中性区域加工资源共享平台,扩展制造服务化的支撑平台,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锐观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云制造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云制造的概念、特征和发展价值等,接着分析了中国云制造行业的发展环境,并对中国云制造行业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然后,报告具体剖析了工业云的发展状况及其重点服务试点的运行状况;随后,报告分析了云制造平台的发展情况,并对云制造重点细分服务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报告分析了中国传统制造业在云制造环境下的运营管理变革,并对云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云制造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云制造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云制造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工业云的基本概述

一、云制造概念

二、工业云概念

三、云制造体系

第二节、行业核心特征

一、稳定性特征

二、多租户特征

三、按需服务特征

四、资源虚拟化特征

五、服务量化与计费特征

第二章 中国云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一、“互联网+”政策

二、智能制造政策

三、信息技术政策

四、云计算政策

第二节、经济环境

一、宏观经济运行

二、工业经济运行

三、电子信息产业

四、宏观经济走势

第三节、产业环境

一、制造业发展形势

二、制造业面临困境

三、激发制造业活力

四、制造业发展规划

第四节、社会环境

一、科学技术发展

二、两化融合发展

三、数据化时代发展

四、工业互联网崛起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云制造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云制造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先进制造模式概述

二、云制造与敏捷制造

三、云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四、云制造与面向服务制造

第二节、中国云制造行业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服务平台类型

三、云制造服务模型

四、企业转型案例

五、云制造2.0模式

第三节、中国云制造体系结构分析

一、体系结构概述

二、物理资源层

三、虚拟资源层

四、核心服务层

五、应用接口层

六、云制造应用层

第四节、中国云制造行业应用方向分析

一、研发设计能力平台

二、区域资源共享平台

三、制造服务支持平台

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五、物流拉动制造平台

第五节、2020-2022年云制造行业区域发展动态

一、山东省

二、广东省

三、临安市

四、襄阳市

五、孝感市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云制造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第一节、2020-2022年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

一、云计算运行特点

二、云计算市场现状

三、云计算核心技术

四、云计算服务对象

五、云计算行业应用

六、技术挑战及其对策

七、政策助力云计算发展

第二节、2020-2022年物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一、物联网产业链

二、物联网关键技术

三、核心技术突破点

四、物联网商业模式

五、物联网发展问题

六、物联网发展建议

七、物联网发展前景

第三节、2020-2022年虚拟化技术发展分析

一、技术相关概述

二、虚拟化技术优势

三、虚拟技术应用现状

四、服务器虚拟化困境

五、企业的虚拟化部署

六、虚拟化技术发展方向

第四节、2020-2022年协同化技术发展分析

一、技术相关概述

二、颠覆传统模式

三、企业案例分析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国工业云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20-2022年中国工业云发展态势

一、行业发展形势

二、创新服务模式

三、行业发展动态

第二节、工业云操作系统发展分析

一、系统发展动因

二、系统主要内容

三、技术发展现状

四、系统需求分析

五、应用领域分析

六、发展战略规划

第三节、工业云应用的基本技术

一、交互技术

二、可靠性技术

三、云服务管理技术

四、其他的基础技术

第四节、工业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布局规划

二、重建设轻服务严重

三、缺乏安全信任体系

四、缺乏需求评估体系

五、应用推广面临障碍

第五节、工业云行业发展应对策略

一、加强统筹规划

二、提高应用意识

三、完善安全体系

四、建立需求渠道

五、创新服务机制

第六章 2020-2022年工业云服务试点分析

第一节、2020-2022年北京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创新服务试点

二、工业云探索形势

三、工业云产业联盟

四、工业云发展瓶颈

第二节、2020-2022年天津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创新服务试点

二、平台建设成果

三、平台运行经验

四、产业发展方向

五、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2020-2022年包头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创新服务试点

二、区域产业特色

三、平台开发模式

四、平台发展重点

五、产业发展规划

第四节、2020-2022年重庆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创新服务试点

二、工业云运行形势

三、工业云推进联盟

四、工业云推进策略

五、工业云发展规划

第五节、2020-2022年贵州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贵州工业云试点

二、工业云建设进展

三、工业云发展优势

四、工业云发展规划

第六节、2020-2022年广东省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创新服务试点

二、工业云发展布局

三、工业云众筹平台

第七节、2020-2022年其他区域工业云服务试点状况

一、上海

二、陕西

三、江苏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国云制造平台发展分析

第一节、云制造平台技术架构分析

一、制造资源层

二、服务托管层

三、服务应用层

四、服务核心管理层

第二节、云制造平台发挥的作用分析

一、统一建模框架

二、动态增强及调用

三、线下资源服务化

第三节、中国云制造平台发展综述

一、云平台发展特征

二、云平台服务类型

三、云平台应用现状

四、服务安全性分析

第四节、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分析

一、平台发展概述

二、关键技术分析

三、集团云制造体系

四、平台需求分析

五、战略方案部署

第五节、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分析

一、服务平台类型

二、平台运行情况

三、平台关键技术

四、平台应用模式

五、服务模式分析

第六节、2020-2022年中国产业集群云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体系架构

二、平台运作模式

三、业务模块设计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国云制造细分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第一节、2020-2022年中国航天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发展概述

二、航天云应用服务

三、应用体系架构

四、应用模式分析

五、平台发展动态

第二节、2020-2022年中国轨道交通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发展概述

二、平台发展意义

三、平台实际应用

四、平台发展动态

第三节、2020-2022年中国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发展概述

二、对模具业影响

三、平台关键技术

四、技术走向分析

五、平台发展动态

第四节、2020-2022年中国家电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体系结构

二、平台服务管理

三、本体知识服务

第五节、2020-2022年中国3D打印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发展情况

二、行业发展动态

三、应用案例分析

四、推动工业转型

第六节、2020-2022年数控加工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数控加工云服务

二、平台功能结构

三、服务平台设计

四、平台应用模式

第七节、2020-2022年非标准件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一、平台发展意义

二、平台体系架构

三、关键技术研究

四、应用案例分析

第九章 2020-2022年云制造环境下传统制造业运营管理变革

第一节、云制造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变革

一、云制造下的供应链

二、系统结构模型分析

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四、供应链管理应用模型

五、供应链管理变革重点

第二节、云制造环境下装备物联资源管理系统变革

一、云制造中的物联网

二、云制造的物联系统

三、制造装备资源服务

四、WebService资源服务

第三节、云制造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系统变革

一、云制造下的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云服务划分

三、知识产权云服务特征

四、云服务运作机制分析

五、知识产权云服务平台

第十章 中国云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第一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前景展望

一、制造业发展潜力

二、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三、制造业转型趋势

第二节、中国云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发展方向

二、应用前景展望

三、两化融合新业态

附录

附录一: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云制造体系结构

图表: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指标

图表: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出口额

图表:全球主要经济体汇率

图表: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7-2021年全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2022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017-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21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21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21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2017-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21-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2021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2021-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22年固定资产(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图表:2022年中国制造业PMI指数

图表:2022年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

图表:2022年中国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情况

图表:2022年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图表:2022年中国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数

图表:2022年中国非制造业其他分类指数

图表:2012-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表:2020-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增加值分月增速情况

图表:2012-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情况

图表:2012-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情况

图表:2012-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

图表:2021-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图表:2021-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

图表:2021-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增速

图表:2021-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

图表:部分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再工业化战略

图表:各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对比

图表:各国出口产品召回通报指数

图表:各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对比

图表:各国网络就绪指数(NRI指数)对比

图表: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趋势

图表: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图表: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图表: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趋势

图表:各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比

图表:相关国家宽带人口普及率水平

图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及其增长情况

图表: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及其增长情况

图表:传统制造产业与“两化融合”型制造产业的特征比较

图表:商业智能转化方向

图表:大数据发展实现的功能

图表:大数据技术在车险定价中的应用

图表:大数据产业链分析

图表:IBM大数据平台框架和应用程序解决方案

图表:云制造服务模型Ⅰ

图表:云制造服务模型Ⅱ

图表:云制造系统体系架构

图表: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态势

图表:中国公有云市场发展态势

图表:中国公有云市场按不同结构增长以及预测

图表:不同行业对云服务的需求特点

图表:不同行业云应用的成熟度

图表:中国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商机云图

图表:云计算+数据行业的主要政策

图表:物联网技术架构与产业链图谱

图表:2015-2030年工业物联网影响下的中国GDP

图表:中国部分行业云计算应用服务占比

图表:G-Cloud云操作系统

图表:工业管控一体化的SAP方案

图表:包头工业云平台的主要服务与功能

图表:云制造平台整体技术框架

图表:云制造平台业务架构

图表:典型云制造体系运行模式

图表:云制造体系构建

图表:云制造平台结构

图表:基于动态联盟的云制造应用模式

图表: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模式

图表: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

图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业务体系

图表:家电企业云制造体系结构

图表:本体构建过程

图表:3D打印技优缺点

图表: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设计

图表:数控加工云服务的基本流程

图表:非标准件云制造服务平台体系架构

图表:云制造服务平台全生命周期流程

图表:云制造下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模式

图表:业务流程的集成处理方式

图表:云制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图表:制造装备发布的服务函数

图表:知识产权服务的云协同

图表:云制造未来的研究方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