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严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加强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你怎么看?|两会热搜(高中禁止跨市招生对超级中学损失大)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星期一 ▪ 3月13日
#2023两会教育谈#今天,代表委员说了哪些关于教育的事?
有哪些事和您密切相关?
一起看看吧!
张运凯委员: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建议,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完善接入标准,汇聚更多优质数字资源,并对接国际认证课程资源,健全线上学分互认机制,服务更多学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
石炳启代表: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成功的“不二法宝”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建议,一是聚焦“联动机制”,提升建设乡村的激励性。二是聚焦“整村整建”,提升人才发展的承载力。三是聚焦“产业引才”,提升技能人才的归属感。四是聚焦“项目下乡”,提升人才服务的保障度。
龚卫娟委员:推动海外留学服务市场有序有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扬州大学副校长龚卫娟建议,一是支持二、三线城市优质国际学校发展。二是加强留学中期市场的监管力度。三是多渠道打造城市留学服务公共公益平台。
裴红霞代表:严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建议,一是提升县中统筹管理层级,完善县中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县中教育经费中央地方合理分担机制,保障县中教育经费投入。三是提高县中教师队伍水平,健全县中教师的补充、培养、激励机制。四是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严禁任何高中跨地市“掐尖”招生,落实民办普通高中审批地招生政策,严禁任何城区普通高中到县里招生,严防县中优秀生源流失。五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促进城乡高中教育一体化发展。
戴彩丽代表: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学生实习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建议,第一,加强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学生实习实践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二,加快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协同的学生实践育人体系。第三,加大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学生实习实践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第四,加速建立国家级、省级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认证考核制度。
徐兰宾代表:加强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建议,一是加快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为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法律法规保障。二是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和救治能力。三是扶持中医药院校举办公共卫生学院,开设中医疫病学本专科专业,加强中医疫病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李校堃代表:加快推进我国高质量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建议,首先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一是高起点优化老年医学学科专业结构。二是高质量实现人才的贯通培养。三是高标准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专业教育资源。其次,强化政策引导,聚焦破解人才短缺的关键难题。再次,强化政校协同,形成多部门协同保障机制。
尤政代表:加快布局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建议,应依托优势资源,加快布局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分工协作,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此外,还应总结各地自主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经验,加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高效配置科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