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滨州市委编办以数据赋能 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滨州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最新)

2023-09-1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学瑞 通讯员 高迪 王慧敏 滨州报道

滨州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履职尽责、流程运行的精细高效管理,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探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担当作为、履职监测、绩效考核的新型管理模式,创造“1+1##_FORMAT_GT_##2”放大效应。

搭建平台,模块管理。设计开发职能明晰、履职留痕、实时监测、随机评估、操作便捷的“滨州市机关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平台”智慧网络系统,精心打造履职工作、职能运行情况监控、业务流程提速、考核评价、系统管理五大模块,以科室为单位按周填报履职记实,通过后台数据抓取,形成数据展示和统计分析,客观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履职运行情况,从而体现单位科室设置和职能配置是否科学,编制配备是否合理,编制使用是否充分,人员管理是否规范,工作质量效率是否达标等问题,并为科学配置和动态调整机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试点,先行先试。下发《关于开展部门单位履职效能考评与编制动态调控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开一项”的原则,选取市科技局、市外办等五个市直部门单位和邹平县、滨城区等四个县市区同步开展试点工作,对动态调控指标要素、履职监管考评信息化数字化、履职效能数据分析应用、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内设机构扁平化改革等五项试点任务进行初步实践,进一步完善部门单位履职效能考评体系,探索履职监管考评数字化和履职效能数据分析,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

确定重点,分批实施。根据工作实际,制定部门单位履职效能考评与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实施方案,出台编制动态调控相关制度,成立部门单位履职效能考评与编制动态调控领导小组,由编委会确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分批分重点通过精细化管理平台开展监管评估。按照机构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实现数据支撑,将平台数据分析结果作为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动态化调整机构编制资源,解决编制“一定终身、部门所有”的传统观念,不断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