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艾媒咨询报告下载)

2023-04-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规模达198.6亿元。在中国求职者的求职和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中,互联网招聘占比高达到85.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到疫情影响,线上招聘相较于线下而言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众多求职者与企业的首选方式。但恰逢春招旺季时期的停工停产,给网络招聘服务企业主体的营收带来了一定冲击,使得行业总体市场规模相较于往年有所回落。随着疫情的好转,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突破两百亿元。(《艾媒咨询 | 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25页,可复制文章底部报告链接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线上招聘优势凸显,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突破两百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规模达198.6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到疫情影响,线上招聘相较于线下而言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众多求职者与企业的首选方式。但恰逢春招旺季时期的停工停产,给网络招聘服务企业主体的营收带来了一定冲击,使得行业总体市场规模相较于往年有所回落。随着疫情的好转,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突破两百亿元。

用户分析:选择互联网招聘占比达85.1%,企业主使用率最高的平台是BOSS直聘

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求职者的主要求职方式,及企业主要选择的招聘方式中,互联网招聘占比高达到85.1%。企业主使用率最高的平台是BOSS直聘、智联招聘和58同城;求职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智联招聘、58同城。企业主根据招聘渠道的数据,以及企业中不同层级人才的招聘需求,选择相对适合的招聘途径,而求职者亦会根据自身实际寻求合适的平台。

发展趋势:中国招聘方式将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

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规模庞大,但当下大部分企业的招聘流程仍存在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繁重、人工处理效率低的痛点。为全面提升招聘的工作效率并实现高效寻才,企业招聘将深入数字化发展,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最终实现智能化。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互联网招聘定义及优势

互联网招聘行业是指,以互联网招聘服务为主营业务的行业,即企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手段建立招聘平台或网站,并帮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完成招聘和求职的服务行业。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招聘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招聘的优势被凸显,互联网招聘平台最大的优势是节省时间和成本: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求职者信息,而且覆盖面更广,涉及的群体也更多,而求职者则可以按照行业、专业、职位等进行分类选择企业。

中国互联网招聘发展驱动力:毕业生规模扩大

数据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21年6月,中国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同比增长4.0%,其中有求职需求的毕业生至少600万人。此外,2022年将有破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寻求就业机会,加上想要跳槽的潜在求职人员,全社会的求职数量将变得更加庞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求职者数量的不断上升,将驱动互联网招聘市场C端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互联网招聘发展驱动力:线上招聘需求增加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招聘企业的线下招聘行为,如线下宣讲会、线下招聘会等暂时停止,同时应聘者出行意愿下降,跨地区出行受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升了线下企业招聘、人才应聘的难度,因此,双方的线上招聘需求激增,从而促进互联网招聘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行业发展驱动力:企业用人需求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成立公司数量近八百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1000万元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445万家,占比5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成立的公司有较大的人才招聘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通常所需的员工数量越多。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企业端招聘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招聘平台上的企业用人需求,将迎来新的增长。

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规模,达198.6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疫情影响下,线上招聘相较于线下而言,优势更加突出,成为众多求职者与企业的首选方式,但恰逢春招旺季时期的停工停产,给网络招聘服务企业主体的营收带来了一定冲击,使得行业总体市场规模相较于往年有所回落。随着疫情的好转,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突破两百亿元。

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投融资数据监测(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经济受到相应的影响,资本市场热度有所减缓。随着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经济复苏较快,投融资规模也得到增长,2021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投融资金额达271亿人民币。

中国互联网招聘产业图谱

2022年中国主要招聘方式调查

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求职者和企业主要选择的线上招聘方式中,互联网招聘的占比高达到85.1%。校园招聘、内部招聘及猎头的占比较均匀,在20%-30%区间内。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PP能够适应当代网民的移动端上网习惯,并且具有功能齐全、无需重复登录等优点,方便求职者在各种场景下使用,受青睐度较高。

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平台企业主及求职者画像

调研数据显示,互联网招聘的企业主和求职者分别占比24.6%和75.4%,其中企业主和求职者的画像较为相似,普遍集中在27-39岁,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主要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2022年中国最常使用的招聘平台调查

调研数据显示,企业主使用率最高的平台是BOSS直聘、智联招聘和58同城,求职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智联招聘、58同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求职者与企业主所选择的招聘平台基本相似。工作是一种双向性的选择,企业主根据招聘渠道的数据,以及企业中不同层级人才的招聘需求,选择相对适合的招聘途径,而求职者亦会根据自身实际寻求合适的招聘平台。

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平台求职者的使用痛点

调研数据显示,“简历投递后反馈速度慢” 是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平台的求职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最大痛点,占比达54.4%。“信息更新不及时”、“个人信息泄露”等也是困扰求职者的几大因素。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求职者通常是对互联网招聘平台抱有期待才会在相应平台投递简历,如果平台对求职者的求职行为迟迟没有反馈,可能会导致求职者对平台的黏性下降甚至流失。

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规模庞大,但当下大部分企业的招聘流程仍存在重复性、繁琐、处理效率低的痛点。随着科技产品不断应用落地,以及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为迎合发展需求,企业端会不断加快人才迭代进程。企业希望通过科技赋能优化招聘工作流程、减轻庞大的招聘工作负担,并满足获取人才信息、人才筛选、人才竞争等招聘需求,通过高精准人岗匹配,来迎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布局,实现人才储备。为全面提升招聘工作效率并实现高效寻才,企业招聘将深入发展数字化,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最终实现智能化。

调研数据显示,有37.4%的求职者被个人信息泄露困扰。网络安全不仅关乎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更是国家安防与战略决策层面的重要事项。针对互联网中泄露隐私等网络安全问题,中国目前制定了《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多部相关法律。互联网招聘软件收录有大量求职者详细简历信息,其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相关平台有必要加大对用户个人信息与相关数据保护方面的多方位投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查看高清完整报告及更多相关行业数据可登陆下方链接:

https://report.iimedia.cn/repo13-0/43184.html?acPlatCode=kc&acFrom=bg4318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