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十个行业数据看中国消费趋势,是升级还是降级(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
近年来,关于中国目前的消费趋势到底是在升级还是降级一直是各大网站热议的话题。早前有人拿“双十一天猫数据年年攀登”来印证消费是在升级,也有人看着销量大增的涪陵榨菜和方便面来反驳消费实际在降级的观点,众说纷纭,各有拥趸,莫有定论。
日前,人民日报也正式刊发“消费‘引擎’动力足”一文,从旅游、餐饮等多个方面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去年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官方结论。
所以今天,我们挑了10个小行业的最新数据,从这些小角度来梳理一下2018年以来中国的消费趋势情况,让数据来说话。
1、房地产
现阶段,“买房与否 在哪买房”应该是家家户户那本难念的经上必有的一条经。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又爱又恨”,有些人因为房贷,当了一辈子房奴;又有些人因为租金原因,换了一个又一个房东。
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方米,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增长12.2%,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4.7%。
2、汽车
车,被誉为“除了房子以外的第二大件消费”。近年来的结婚套路“有房有车”也让车的市场热情不减。但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遭遇了28 年来首次负增长,让不少传统车企“洗了一盆冷水澡”。
其中,在过去几年被认为是消费升级象征的SUV,2018年也经历了滑坡,2018 年各细分车型的销量全部下滑:轿车 -4%、MPV -20.6%、SUV -3.1%。
而另外一面,豪华车市场行情向好。在进口车当中,代表高档需求的排量在 3.0L 以上的汽车从 15 年的 35.5%提升至 18 年 1-6 月的 51.7%,占比不断提高,增幅远超 2.0L 以下的提升幅度。此外,去年前三季度奥迪 A6、皇冠、宝马 5 系、奔驰 E 级、凯迪拉克 XTS 合计增速 17.1%。
可见,虽然汽车总体产销出现负增长,但豪华车仍受到青睐。
3、旅游
按照需求理论的套路,旅游应该属于高层次的消费,为的是满足自身心底的快乐。“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是从小学语文课本里背的名句,“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的标语无处不在,是近年来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在众多因素刺激之下“旅游”也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解压调味剂。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此外,国人在出境游上仍保持了持续的热度,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这一数据也高于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
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出境游客631.1万人次,同比增长12.48%,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人们过年的方式在发生变化,旅游过年成为新时代的新宠儿。
4、交通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定牵引着交通行业的上升趋势。中国的“高铁速度”是闻名世界的,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与经济水平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
2018年国家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累计达33.75亿人,同比增长9.4%。旅客周转量方面为14146.58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1%。
与此同时,2018年我国民航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06.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10.9%、4.6%。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31%,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其中,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都、重庆、哈尔滨、贵阳、三亚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机场达到37个,同比增加5个,3000万级机场10个。
5、服装
排在“衣食住行”第一位的“衣”,是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物品。数据显示,2018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89元,增长4.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
从行业情况来看,据腾讯数据实验室、国家统计局等数据,2018年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达1.5万亿元。但其增速从2012年开始放缓,近三年来一直维持在7%和8%的个位数增长。中国人均服装年总花费最多的价格区间为1000至3000元,仅13%的人年均总花费超过8000元,一线城市消费者仍然是服装消费的主力军。
6、高端白酒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传闻说酒是由杜康发明的,所以也就有了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不出意外的聚餐饭桌上,总会出现酒的身影。而酒行业的发展分化较大,来看一组2018年高端白酒行业的数据。
从净利润来看,2018年上半年,高端白酒行业业绩相当漂亮。其中,贵州茅台净利润为157.64亿元,同比增长40%。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净利润均以20%以上速度同比增长,成绩也十分亮眼。
此外,据舍得酒业年报显示,舍得酒业201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35.02%;营业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11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38.05%。舍得酒业表示,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低端产品销量下降幅度较大,高端产品销量有所增加,从而带动了收入的增长。
7、烟草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目前也已经有多个大城市开始全城禁烟行动,但这还是没能够抑制住大家想吸烟的心,中国烟草销量在 2015 年、2016 年下降之后,目前又暂时重回上升通道。数据显示,2018 年前三季度,3.15 亿中国烟民共买走 1.86 万亿支烟(约 930 亿包)、每天 21.7 根,超预期 5%。销量不仅同比增长 4.14%,也高于去年同期4%的增速。
而卷烟销售的特点是:单包6元及以下的占比连续五年下降,16元及以上的销量占比则连续三年提高,而几个高端品牌包括中华、芙蓉王、利群在内的高端卷烟销量达到 290.4 万箱,同比增长 8.4%。
8、高端化妆品
随着改革开放促进的眼界、思想的开放,国人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对于化妆的看法也逐渐在改变,不少人从认为化妆的人是“妖魔”,到如今认为“日常带妆见人是对你所要见的人最基本的尊重”,进而化妆行业也受到更多的人喜爱。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和 2018 年前 11 个月的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3.5% 和 10.5%,都超过了社会消费品总额 10.3% 和 9.1% 的增速。
据欧睿国际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高端化妆品占比从 27% 提升到 2017 年的 34%,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11.6%。进口化妆品占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已经从 2008 年的 7% 提升到目前的 25%。
9、电影
相信大家都还没有忘记猪年春节的三档大戏,我国科技大片的突破,让多少国人在大过年燃气骄傲之心,泪流满面。事实上,看电影这件事不再是父辈们那代人嘴里所说的“搬个小板凳坐在村口看墙上的投影”,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视行业的发展也给相应的产业链带来了机遇。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综合票房收入609.76亿元,较2017年增长9.1%,观影人次17.16亿。中国人均观影次数1.3次。此外,四、五线城市增速超一、二线城市。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幕总数60097块,较2017年末增长18.3%。
10、海产品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诚然,活在这世上,怎能不吃,而对于吃货来说,吃,当然是快乐活着的动力源泉。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3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9.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餐饮消费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父辈常说,在他们那个年代,有的吃就不错了,哪还轮得到你挑想吃什么。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海产品也渐渐成为饭桌上常出现的菜肴。
2018年全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19.1亿美元的海产品(不包括鱼粉(HS code 2301)的进口数据)。同比增长36.2亿美元,增幅43.6%。横向对比发现海产品进口增幅高于其他任何进口食品。
人口大国对于海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仅到2020年,中国进口海产品消费需求将达到1000万吨。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市场海鲜消费将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38%。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水产品供应将更加紧缺,而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从上述“衣食住行”中的10个小指标来看,国人的消费热情仍然是高涨的。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信息传递加之交流的深入,国人的视野开阔后对事物的看法有所改变,需求也发生变化,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加丰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化妆品、家电、通讯器材等商品销售较旺,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升至49.5%,可见消费升级趋势较为明显。但诸如高端白酒、豪华车等中高端商品受消费者的青睐度越来越高,也侧面反应出我国消费水平的分化。
此外,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依旧稳居世界第二,总额为38.1万亿元,增速为9%,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了18.6%,已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但9%这个数字,放在往年的增速情况表里并不那么好看。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95万亿元,增速13.3%。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48万亿,增速22.7%。
此后,虽然我国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但从2011年开始,增速逐渐放缓,而放缓至2018年的9%,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首次下降到个位数。所以当有人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来衡量的居民消费有持续低迷的态势时,也确实能够成为他们唱衰消费的强有力佐证。
而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说,2018年我国恩格尔系数为28.4%,下降了0.9%。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渐而转向了追求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