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名企实习,价值何来?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实践报告)

2023-05-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作者:罗蕴丰,高文娟,王雪纯;来源:《教育与经济》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再创历史新高。¨与之相对的是世界经济在徘徊中缓慢复苏,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总体较弱。然而,就业关乎民生,千百万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关乎我国千家万户的民生大问题。如何找到好工作,不仅成为了萦绕在毕业生心头的一大难题,更是对社会的一个质问。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不少毕业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纷纷选择在走出校门之前去企业实习以提升能力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实习,毕业生可以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到工作实践中,感受到真实的职场和商业环境,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完成由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这使得实习这一行为具备了教育的意义,这也意味着实习企业的选择成为了另一种“择校”问题。名企的实习岗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追捧。尽管进入名企实习没有如进入名校般的考试制度,但不难想见,在维护自身名誉的激励下,名企严格的实习人才选拔制度使得他们录用的人才都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再加上企业内部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和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一纸盖章的名企实习证明已经具备了十足的“含金量”

2017年底,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不少中介机构开始将名企实习机会明码标价面向毕业生出售,诚然,这一行为破坏了就业公平,但也确实体现了名企实习的价值所在。那么,名企实习是否以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换言之,实习企业的声望对毕业生就业起薪有多大作用?作为一个受教育过程,这一影响是通过提升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来实现的还是通过实习证明的信号作用来实现的?

一、研究综述

国内外涉及到实习的相关研究较多,本研究着重关注涉及实习与就业结果的研究。既有研究中,实习对于就业结果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实习对就业结果有正向影响、实习对就业结果无影响和实习对就业结果有负向影响三类。实习对就业结果的正向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实习可能为毕业生带来更多的被面试机会,可能为毕业生带来更高的起薪,也可能为毕业生带来更高的就业满意度。部分研究还表明,实习可能对就业结果无显著影响。此外,实习还可能对就业结果产生负向影响,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可能会比没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起薪更低。

同时,不少研究提及了实习的信号作用。比如苟梦宁(2016)发现名企实习经历能够显著提高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因为用人单位认可名企对大学生能力筛选的准确性和培养的高水平,名企实习经历提供了关于个人工作能力的信号。¨。杨钋&田艳春(2014)认为高职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能够为企业提供了解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观察毕业生生产率的机会,发挥了重要的信号作用。丁小浩&宋哲(2017)也指出实习经历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求职者胜任行业工作能力的信号,有助于毕业生取得更好的就业结果和就业满意度等等。

实习如学习都是人力资本投资,对就业起薪应该有正向影响。名企如名校,既是人力资本水平的体现,也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作用。对于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学生而言,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名企实习,可以更多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对于人力资本水平相同的学生而言,谁能进入名企实习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有机会进入名企实习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大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因此,从人力资本理论看,名企实习能更多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从信号理论看,名企实习有利于毕业生在求职中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从而提高起薪水平。综上,既有文献关注到了实习对就业结果的不同形式的作用,然而较少关注其作用大小及作用方式。通过借鉴文凭效应的测量方法,本研究尝试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并建立处理效应模型来评估企业实习,尤其是名企实习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大小及作用方式。

二、数据及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该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涵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28所高等院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八个省市的13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五个省市的9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四川四个省市的6所高校。所调查样本高校类型包括“985工程”重点高校4所、“211工程”重点高校5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院校5所、民办高校1所和独立院校3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照一定比例发放调查问卷500—1000份。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421份。调查覆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中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因而对我国大学生群体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内容覆盖了高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求职过程、就业状况和接受高等教育情况四部分。

本研究重点关注名企实习对已确定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的影响。考虑到确定就业单位的博士生样本量较少,且博士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与其他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研究的效度,本研究最终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学历层次为大专、本科和硕士且毕业时已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群体。

(模型设计及回归过程略)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名企实习对毕业生起薪有正向影响,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后,这一正向影响仍然存在而系数更大,达到了42.3%。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发现。这一结果也意味着普通最小二乘法严重低估了名企实习对起薪的作用,且这是在控制了实习收获大小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而实习收获大小对起薪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也仅为2.8%。这意味着与相同能力下没有进入名企实习的毕业生相比,毕业生进入名企实习起薪会高出超过四成,而这是由名企实习的信号作用带来的。当然,这主要反映在硕士生群体中。

第二,名企实习对毕业生简历通过率有正向影响,但对毕业生面试通过率无显著影响。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简历的制作和投递是第一步,而简历反映的是毕业生的过往经历,名企实习经历可以使毕业生的简历更出众。简历筛选中的名企实习经历体现的是十足的信号作用,因为对于企业而言,针对每一位简历投递者去具体地衡量其人力资本的大小是极其耗费时间和金钱的。而在简历筛选这一环节,企业往往通过个别关键词就可以淘汰大批的应聘者。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显示,有名企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比其他毕业生通过简历筛选并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高2.8%。尽管这一概率提升并不算太高,但体现了名企实习的信号作用。同时,这可能也反映出名企实习对起薪的影响机制,即从初步的简历筛选开始,高薪岗位就将那些没有名企实习的毕业生排除在外,仿若劳动力市场分割。但是,面试通过率并没有受到名企实习的影响,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企业考察的方向不同,比如有些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责任心,有些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创造力等等,名企实习经历并不能保证毕业生的所有能力都得到提升,而且是否能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相应的能力也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可能与毕业生的面试单位选择有关,有名企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可能更倾向于去尝试更好的企业,这在客观上提高了面试的难度,也使得名企实习并未对面试通过率产生显著影响。

第三,名企实习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在高起薪毕业生群体中更大,也对硕士毕业生群体的影响最大,对简历通过率影响在中等简历通过率(50%分位)的毕业生群体中更显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使用了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名企实习对起薪的影响在中高起薪的毕业生群体中显著,这意味着高收入毕业生所在的行业或岗位更看重名企实习经历。由于硕士生群体相较本科生其就业起点一般较高,这也是导致名企实习经历对硕士生群体影响最大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低收入行业和岗位应聘时名企实习经历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明显的优势所导致的。对简历通过率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中等简历通过率的群体中。对于中等简历通过率的群体,名企实习经历的信号作用会导致其简历通过率提升4%,较总体的2.8%提升了约三分之一。那么中等简历通过率的毕业生是指什么样的人群呢?因为企业简历筛选环节通过的人数往往远高于应聘岗位需要的人数,筛选相对宽松,故我们可以假定,当毕业生将简历投往那些对应聘者能力要求低于或等于毕业生自身能力的企业时,简历通过率极高。那么,中等简历通过率的毕业生可能是那些能力水平较低但期望较高的毕业生,但由于差距不算太大,其简历通过率属于中游,对于这类毕业生,面试所需的其他条件基本达标,名企实习经历会让其具有冲击更高目标的可能。较高简历通过率(75%分位)的群体中主要是有名企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以及将简历投递往与自身能力水平对应的企业的毕业生。对于有名企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来说,无论他们将简历投递到什么样的企业,都有极高概率通过简历筛选;而对于其他毕业生来说,将简历投往合适的企业也会使其简历通过率处于上游水平。同理,较低简历通过率的群体中应该主要是能力水平远低于期望的毕业生,也有可能是由于缺乏就业指导,盲目乱投导致的。

总而言之,本研究的假设基本得到证实,名企实习总体上提升了毕业生2.8%的简历通过率从而提升了毕业生42.3%的就业起薪(主要是硕士生群体),尤其是对想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毕业生和能力水平略低于目标企业要求的毕业生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由于实习收获大小并未对起薪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一超过四成的就业起薪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名企实习的信号作用。同时,因为名企实习对面试通过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名企实习经历仅仅只是高薪岗位的“敲门砖”,要通过面试仍然要靠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和良好的面试发挥。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使用2015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截面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回归、分位数回归及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名企实习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名企实习提升了42.3%的毕业生起薪,这主要反映在硕士生群体中,且主要来源于名企实习的信号作用;名企实习主要通过提升毕业生在高新岗位应聘的简历通过率来影响其毕业起薪;名企实习经历对想进入高收入行业的毕业生和能力水平略低于目标企业要求的毕业生的影响最为显著。

本研究结论的启示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对于准毕业生来说,让名企实习经历填满简历无疑是提升高薪岗位招聘简历通过率的好办法,然而简历通过并不意味着录用,准毕业生也不应过度迷恋名企实习经历而忽视面试技巧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其二,由于存在名企实习经历的信号作用,为了保证就业公平,企业和高校也应该尽可能地多向学生提供好的实习岗位。为此,需要肩负教育职责的高校和肩负聘用职责的企业协同合作,“校企一体”,共同健全学生到优势企业实习的制度并内化于课程设置中。此外,还可以鼓励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以增加实习机会,或者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优势企业直接接受学生实习等;其三,政府也应扶持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优势企业,以消除由于优势企业实习资源稀缺带来的优势企业实习经历的溢价。

搜索